亲子沟通秘籍⑤丨3个技巧,教你做积极沟通的父母

zpgnetdisk2021-01-25点点教育1026


大家好,欢迎来到亲子共读栏目。


今天是「亲子沟通」系列共读节目的最后一期。希望通过5期的学习,家长可以学会避开亲子沟通的误区,用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,让亲子沟通更顺畅,家庭关系更和谐。



图片

积极倾听,让孩子说出心里话

 

知乎关于“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”的话题中,许多网友表达了自己从“愿说爱说”到“渐渐沉默”的心路历程。

 

2万多个评论里,不约而同地讲到了一点:


沟通时父母急于打断、评价、说教、责怪,是让自己闭上嘴巴、关上心门的原因。

 

每一个孩子,心底里都渴望沟通、渴望对话。

 

积极倾听,就是帮助我们打开与孩子沟通之门的钥匙。


之前看过一则新闻:


小男孩离家出走想出去玩耍,又担心妈妈生气,迟迟不肯回家。


妈妈见孩子许久未归,赶忙报警。


后来凌晨的时候,警察找到了孩子,还化身辅导员安慰他。


图片

 

新闻里离家出走的小男孩,正是因为民警表达了现在学生学习的辛苦与不容易,孩子感受到了理解,才渐渐打开了心门。

 

而之后交流中,民警们关注的眼神、时不时的点头鼓励,以及身体前倾的倾听姿势,都让孩子深切感到自己是被真诚关注着的。

 

再加上,民警对孩子表述时传达出来的情绪适时表达了理解,孩子才愿意把自己经历的一切以及想法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。

 

正如民警们所做的“积极倾听”,需要我们在语言上、在肢体动作上,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话语的关注。


图片


同时也需要我们学会用“事实+感受”的表达方式,将孩子所经历的事实和他的感受,客观地反馈给孩子,让孩子感觉被关注、被理解、被接纳。

 

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明白了自己所说,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,孩子就会有更大的沟通意愿来表达。


同时,我们这种不加评判和指责的表达,也会有助于孩子在父母的客观反馈中澄清想法,思考问题所在。

 

图片

使用正面语言,让指令更清晰

 

我们常抱怨,孩子不听我们的话,我们说东、孩子非要往西,我们希望孩子不做某事,孩子偏偏要对着干,偏偏要继续去做。

 

我们对此又气又恨。

 

事实上,很多时候,不是孩子不听话,而是我们没有好好说话。


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,我们常常以命令、威胁、羞辱、指责的方式,对孩子提要求。

 

“不许玩手机,赶紧做作业去!”(命令)

 

“你作业再磨磨蹭蹭的,以后都不许看动画片了!”(威胁)

 

“你这么小气,谁愿意和你交朋友啊?想想你这样子,我都为你难为情……”(羞辱)

 

“我供你吃、供你穿,你要啥,给你买啥,你还这么不听话,我养你有什么用?”(指责)

 

研究表明,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就已经开始在意他人的评价。

 

孩子在接收到这些负面语言时常常会产生烦躁、恐惧、内疚、伤心的情绪,被情绪影响的他们,很难去积极执行父母的要求。


并且,孩子因为自我防御,会站到对立面去,即使,父母说的对,也不愿听从。

 

所以,在与孩子交流时,使用正面语言、明确指令内容,才是孩子积极行动的关键。

 

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期望,告诉孩子你要求他做什么、怎么做,多少时间做好。


然后给出明确的、积极的建议,你会发现,孩子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听话。

 

图片

情绪好时再沟通,孩子更容易接受

 

孩子在经历挫折、拒绝、伤害时,往往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。


失望、沮丧、恐惧、愤怒、悲伤的他们,在情绪激烈的时候,更需要的是情绪的宣泄,而不是对话和说教。

 

网上,曾经有一个女孩哭着认错想要求“自己想静一静”、父母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的视频。

 

图片


整个视频里,小女孩一直在哭,情绪也一直比较激动。


面对父母的不断追问,女孩伤心、委屈又无奈,愤怒的她,只能以一句又一句的“顶嘴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
 

万幸,后来孩子的妈妈最后退让了一步,答应给孩子冷静的空间。


不然,孩子与家长的冲突非常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,引发更深的矛盾。

 

当孩子明确表达自己不想沟通,想自己独处一会的时候,尊重孩子,在安全的前提下,允许孩子在他的世界里待一会,等孩子冷静下来,这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

心理学研究表明,在情绪上来时,理智往往都会被扔在一边。


当孩子有情绪时,不要急于沟通和解决问题,而是要保持平静。


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方式平静下来,这是沟通的第一步。

 

用“我知道你伤心/生气/愤怒……”的句式,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情绪。


允许孩子用独处、呐喊、跺脚、捶枕头等方式去发泄。


孩子调整好情绪,沟通才能有效进行。

 

沟通是门艺术,需要我们每一个父母多点观察、多点理解。


在不断的尝试中,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节奏和方式。

 

用心与孩子进行积极沟通,相信亲子间一定会更少障碍、更多理解。


点个“分享”,愿你我都能找寻到与孩子恰当沟通的方式!



打赏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